——浅议研究生培养中”兴趣”的三维度
值此“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大讨论”之际,受陈治国老师约稿已有数周,我终于在寒假有一整块时间能写点看法参与讨论。此前对研究生教育零零碎碎想了些,现提笔成稿,毕竟能力及阅历有限,挂一漏万,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还望共同探讨。(张建伟,2021-02-08)
原文地址:http://coi.hzau.edu.cn/info/1039/7107.htm
1997年,我从苏中平原来到了华中腹地,坐拥青山、南湖环绕的华中农业大学。学农是我一直以来的兴趣,为农是我很朴素的愿望,我高考4个志愿中有3个填报的是农校。我就读的是生物技术班(本硕连读),记得刚入校时生科院计算机机房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第一次上机的忐忑与兴奋至今记忆犹新,没想到冥冥中我的兴趣和命运,就这样和“华农”连在一起。我记得王石平老师当年讲授《生物信息学》的音容笑貌,如今我也进入在这一新兴领域带领“00后”一同追梦;研究生阶段,我有幸进入王老师课题组学习,她十分理解和支持我想用计算机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这一爱好,于是我又硕博连读,成为学校第一个以生物信息为研究内容的博士研究生。后来我远渡重洋,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从事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研究工作,一呆就是十余年;而现在我又回到狮子山,回到母校任教。
我很庆幸,一路遇到了很多好老师,我更庆幸,我一直与我的兴趣相伴。从个人经历和感受看,我深信“兴趣是最好的导师”(这一导师更多指向精神层面),作为基于学术共生的导师和研究生,应着力建设“志趣共同体”。作为导师而言,作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既要教育,更要重视“导育”,要以“专业园艺师”的心态,循循善诱,帮助研究生找兴趣,立志趣,享乐趣,成长为最好的自己。在对研究生的“导育”实践中,导师本身也该乐在其中,乐见其成,实现其人生和事业上的价值与成就。下面简单探讨一下研究生教育中兴趣培养的三个维度。
第一维度: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其实包含有多方面的主观涵义,如小到对某个事物的好恶,大到对人生理想目标的设定,其实都是兴趣的体现。稍作分析可发现,不少课题组、实验室或师门,有着共同的兴趣、喜好,或实验室文化,这或许是人以类聚,或趣味相投所致。
第二维度:志趣。如果把某项兴趣作为一生追求的志向和事业,并为之不懈努力,我将其定义为“志趣”。志趣是一个实验室得以成立的基石,是导师人格、学识的动人之魅,是这个实验室的信仰之光。我始终认为,导师和研究生相识相遇是缘,能考进某专业进入到某课题组读研深造的研究生,无疑具备了对相关专业的最基本的兴趣。与此同时,他还应认可这个课题组的文化,并对课题组的研究领域、研究内容充满志趣,充满探索和好奇,愿意为之付出整个研究生阶段甚至是毕生的努力,我在招收研究生并分配课题时,较为看重“志趣”。志趣力,这是有别于研究生的综合能力,但同时也是其最为重要的、潜在的专业素养,甚至可以把它看作是通往一名优秀研究生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我很欣喜地看到,目前在我实验室从事研究的学生,没有一个对作物、对生物信息是不感兴趣,不愿意为之努力、为之付出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实验室就是一个“价值”和“志趣”共同体,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个共同奋进的集体。在这一层趣味上,个人闲情逸致之类的兴趣,倒在其次了。
第三维度:乐趣。乐趣则是志趣的升级版,作为实体的导师,在引导学生之前需要了解学生在不同层面上的兴趣,并在导育中思考如何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涵育他(她)的专业志趣,培养出满足当前和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有志之士、有为之才,如此,从开始到结果的一系列教育过程,也便会成为令人享受的乐趣所在。我不甚反对研究生休闲性打游戏,有时我还和学生探讨,是否可以将生物学数据与游戏开发进行对接呢?我觉得两者可以相通,游戏过程不外乎了解角色扮演、属性赋值和元素互作,生物学数据分析也大抵如此,完全可以在打游戏过程中实现数据的生物信息分析过程。我希望引导学生在专业研究中发现规律和乐趣,这个“游戏与分析并举的过程”我充满期待,或许某天就能实现。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因此,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应是坚持“兴趣导向、因材施教、立体培养、生态发展”,培养的过程和结果,应是生意盎然、趣味横生、其乐融融的。以带领研究生发掘学术的宝藏为例,这是一场马拉松式的登山运动,导师可以领跑带进门,后面则要逐渐学会放手,开始并跑,甚至是转为跟跑,让研究生乐在其中,又或者是研究生在推动导师奔跑。如果学生一开始对宝藏就缺乏兴趣,无动于衷,你推着拽着学生移动,甚至是背着他前行,那么这个过程无疑是痛苦不堪的。
我们经常进行比较,包括中外高等教育异同之论,其中的差异并没有想象中大,如果硬要谈不同,对个人兴趣的重视和培养,着力培养一个对学术有兴趣有乐趣的人,则是其中有意义的重要一环。我们常听说,中国的学生普遍谈不出新问题,提不出自己的新观点,或不善表达自己的新想法,其实并非能力差异,也无关知识的储备,或许跟他们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和受教育方式有关,更多是兴趣的缺乏(或处于抑制状态)。我们导师要让研究生清楚地知道——不知道兴趣在哪里并不是问题——重新找到或者激活兴趣点,这是研究生阶段关键所在。我们常说,兴趣是活的,无定势,无常形,其实一个实验室,一个课题组,师生之间的兴趣,是可以深度影响,相互感染,逐渐培养的。而且,兴趣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如果一项研究,一个领域,导师自身都没有百分百的兴趣,也没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那么他实验室的学生自然是不可能做到百分百坚持和投入的。期待他们能把科研故事讲好,把科研成果转化好,也是相当困难的。
最后谈一下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正如一个人的理想和视界要放得更为高远一样,我们培养研究生坚持“实事求是,追求卓越”的同时,要相信他们是未来世界的领导者而不是局限于一时一地一域的坐井观天者,不能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们的研究生要有独当一面的能力,要有较强的适应性,要有优秀的团队协作精神,要有更广大更深沉的社会责任感。导师和研究生要有共同的胸怀,他们的工作、努力和志向,应是有助于社会,有益于世界,造福于全人类。导师要以培养出将来能超越自己的学生为目标,在学生尊重权威的基础上,让他们保持“质疑权威”的精神和“挑战权威”的勇气。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也应立足实际因材施教,实现多层次立体培养,导师要和研究生一起找寻自己的兴趣,找准自己的发展定位。毕竟,不是所有的研究生都能成长为杰出科学家,成长为领军人物或标签人才,也不必所有的研究生千军万马争夺理论研究的独木桥,出路很多条。当前,学术的法门是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更为多元包容有张力,人人都可不拘一格成才。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学生都能理解和践行“吾爱吾师,吾爱真理,吾有初心和兴趣”,那教育的目标就达到了。
大学要回归本分,研究生教育也应回归初心,“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作为志趣共同体的导师和研究生,要为建设卓越而有趣的研究生教育共同努力!